跳至正文

政社联结:发达县域乡镇(街道)社工站的整合模式

中国社会工作

徐选国( 华东理工大学社会工作系副教授;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理论专委会副秘书长,上海现代公益组织研究与评估中心主任 )

乡镇(街道)社工站已成为近两年基层社会治理的一种重要现象,它既不完全等同于由政府主导培育社会组织体系来参与社会治理的情形,又不完全等同于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服务的制度实践,而更像是多种制度结合的产物。

当然,有些地方将社工站建在政府体系内部,由政府向社会公开招聘社工人才,这种模式具有以下特点:一是社工身份的个体化与非编制化。社工主要是个体化地加人社工站,人事关系属于政府内设的社工站,但是一般没有体制内的编制。二是去机构化与弱组织化。由于是政府内设社工站向社会直聘社工,不需要依靠社工机构的组织形式和组织载体,因而具有明显的弱组织化特征。三是社工队伍的非专业化。由于临时面向全社会招聘大量社工站所需人员,在对社工的专业要求上有很大的泛化特点,例如不强调社会工作专业出身,主要以“持证”为条件向社会招聘人员,因此这个队伍会呈现学历层面的非专业化特点。

学界或实务界的部分人士对这种模式持质疑态度。从工作者专业出身思考,这种非专业化、非机构化的社工站做的还是不是社会工作?但从实践来看,还有儿个维度值得思考:一是在社工身份上,这种看似“离体制近了一步”的人事体制,是否比原先纯粹的组织化、机构化逻辑更吸引社工?二是在组织逻辑上,这种看似“无组织化”的社工站运作是否蕴含着比专业组织更能整合基层权力和资源的优势?三是在专业建设上,这种社工站实践是要验证“专业社会工作”在实践中如何坚守和凸显,还是要强调社会工作在特定社会情境中的实践效能和本土建构。

与上述社工站模式对应的,是依靠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将社工机构以项目化方式引人,进而由社工机构来承接社工站的模式。这种模式实际上与当前政府引人社会组织托管社区服务中心或其他公共服务空间的模式差不多,因此其特征不再赘述。

区别于上述两种“体系内外”社工站运作模式,笔者近两年参与观察和督导的浙江省海宁市马桥街道社工站更加体现出上述两种模式的优势集成和特征整合。具体而言,它有以下特点:一是在人才队伍上实现了本土化与专业化的结合。社工站面向当地招聘持证人员加人其中,同时借助外部专业组织和高校专业力量进行持续性的专业督导(这一做法体现出作为发达县域所具有的经济基础),促成了这支具有本土优势的持证队伍不断融人专业元素,在实践中也表现得“越来越社工”,形成了“本土社工队伍的专业化成长”趋势。二是在组织运作上具有“公办民营”的特点。马桥街道社工站由街道民政条线科室的干部担任站长,同时,社工站注册成为具有独立法人资质的社会组织,并交由专业性社会组织来督导和托管运营,因而体现出“公办”和“民营”的双重属性。三是形成政社之间的联动治理机制。上述双重属性的特点,笔者称之为“政社联结”的运作模式,即政府与社会组织以社工站为载体,实现了联动治理的行动逻辑。需要指出的是,能够形成这种有效联动的原因在于:政社双方基于共同的治理目标和充分的信任而达成了有效的合作治理实践。这种共同的治理目标是基于双方对上级关于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目标的精准阐释,而双方的信任基础源于他们在社工站建立之前就已经形成的合作关系。

以上仅简单阐述了当前乡镇(街道)社工站运行的儿种模式及各自的特点。应该说,每一种模式都有其特定的形成条件和制约因素,在当前各地尚不均衡的发展格局下,乡镇(街道)社工站的发展还需要坚持政策创新与立足实际相结合、本土优势与专业力量相整合、党政力量与社会力量相补充等原则,探求适合不同区域特质的乡镇(街道)社工站高质量发展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