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正文

做好社区社会工作的三大思考维度

中国社会工作

黎志芬

社区社会工作是社会工作者运用专业方法解决社区问题、促进社区发展的方法和活动。在社区社会工作实践中,服务碎片化、目标不聚焦、项目管理不系统、成效难显现等问题普遍存在。有些一线社工甚至将开展社区活动等同于社区社会工作。笔者认为,为促进社区社会工作实践优化,社工应提升以下三方面思维。

运用社会学思维优化思考

社区社会工作的宏观视角和多维度系统介人,需要社工具有社会学思维。社会学思维具有宏观性,可以指导社工从整个社区场域出发看待事物、进行资源和系统联动。同时,社会学的分析具有结构性,尤其是在看待问题时,从临床社会工作的个体微观取向转为宏观结构取向,多角度剖析问题和需求,可以指导社工厘清优先顺序和关键切人点。更重要的是,相比于社会工作分析理论的“全西式”移植,社会学的本土研究相对丰富,尤其是城市及农村社会学的研究,可以帮助一线社工从宏观层面和社区共同体出发,更为准确地了解、评估社区的公共问题,回应共同需求。具体可从以下层面进行操作。

在社区调研中转换视角,调研维度从人的需求转为对社区功能实现的需要。社工在分析社区需求时,通常采用英国学者布莱德归纳的人的规范性需求、表达性需求、感觉性需求和比较性需求的维度。而社会学理论通常按社区功能划分职责,如社区治安、社区行政管理、社区环境卫生、社区教育、社区文化、社区福利保障、社区自治等。基层政府在梳理社区任务清单时,也相对固定地采用这一分类逻辑。社工可遵循已有的基层社区治理功能分类逻辑,设计调研内容的一级维度。在一级维度下,按照人、群体、现实的具体需求设计二级维度。比如,“社区教育”为一级维度,“四点半课堂”“老年人大学”“垃圾分类学习”等为其二级维度内容。这样,在对基层社区的工作人员进行访谈时,使用同类术语交流,更易被理解、认同,便于建立合作关系。

在确定目标主题时转换视角,目标主题从群体需要转为集体共同议题。目前,社区社工多以残疾人、老年人、妇女、儿童、青少年等群体类别作为项目维度,导致目标瞄准的是群体的感受性需要,难以体现社区社会工作解决社区问题、促进社区发展的功能。而且,社区社工人手有限,服务覆盖的居民数量有限,工作的重点和成效常受质疑。社会学的社会问题取向可引导社工厘清、聚焦社区的公共议题,如社区文明养犬、老旧小区改造、物业管理等,发动与议题有关联、感兴趣的居民共同参与,推动社区系统间的磨合、协商与合作,促进社区事务的解决,并培养居民参与社区事务的能力。需要说明的是,共同议题是社区社工的任务目标,社区某一类群体是工作的介人面。选择介人面时,要充分分析该群体与议题的关联程度、参与的可能性以及拥有的解决问题的资源。

在成效测评时转换视角,从居民的满意度、知识和能力提升转为共同议题的任务完成和社区的改变。社会学关于社区共同体的内容和成长描述,可指导社工设计服务内容、规划发展路径。如城市化进程中邻里关系陌生、利益冲突、公共空间缺乏、风险意识等,导致居民关系疏离、冷漠,无法形成共同体,需要通过一系列服务推动关系改善、情感互动、公共空间营造,来增强生活共同体的凝聚力。社工可通过某一公共议题的任务进程,引导居民获得更友好的邻里关系、掌握获取福利资源的渠道、拥有更高的生活生产能力、更认同社区身份等。通过社区公共议题的解决、社区功能的完善,获得服务对象和社会公众的认可,同时提升居民参与意识和社区共同体意识。

运用项目思维优化管理

目前,社会工作服务多以项目的形式出现。与传统的服务相比,项目化服务具有系统性和效果方面的比较优势。项目是针对某一个明确的目标,在特定的时间、预算、资源限定内开展一系列独特、复杂和相互关联的活动。项目管理在目标、原则、内容、要素、流程、技术、模型等方面均有相对成熟稳定的本土知识和实操经验,可以指引社会工作服务项目提升工作效率和效益。随着外界对社区服务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社区社工可推动服务从“活动”形式迈向“项目”管理从简单的、零碎的个体服务,转向聚焦的、系统的项目服务。

初始阶段追求目标精准。比如“特殊老人社区照顾”项目、“药品安全”项目等,聚焦某一层面的集体关注议题。随着服务的深化,目标主题逐步精细化,例如从“青少年科普教育项目”,到“城中村小候鸟科普教育项目”,到“无土栽培双职工家庭小候鸟生命教育科创科普项目”,到“无土也茂盛双职工家庭小候鸟自信心建设无土栽培科创项目”等。

设计执行阶段追求内容精细。一则考虑成本与产出、效益是否最优化。比如时间、人力、财力等方面的投入是否恰当,评估是否产生了与之相匹配的效果。通过评估,决定是否需要整合更多资源投人或者节约资源使用。二则考虑程序设计与执行是否一致。项目质量管理流程应尽量完整、留痕,调研设计﹣执行一反思一改进这四个环节要完整科学、逻辑性强并及时更新。监测服务的程序进度控制,看内容和方向有无出现偏离,是否需要因内外环境变化而及时调整,以保障既定目标的实现。三则考虑项目结构要素组合是否最佳、利益协调是否得当。如人、财、物、信息、媒介等管理要素的匹配调度,服务对象、团队内部、外部利益相关方的组织协调等,各类要素和关系共同驱动目标的达成。

特色打造阶段寻找差异。毎个社区都有其特点。当基础服务满足后,社区将有凸显其差异性的需要,需努力寻求与同类服务的差异性。社工应将某一社区视为个体,在更大区域范围内平行识别、界定其差异性,如群体的结构或动力差异、资源的差异、能力的差异等,从而在项目设计中体现目标差异、内容差异、模式差异、技术差异,按照“差异识别一特色界定设计﹣项目精细标准实践一形象宣传一更迭更新”的步骤,推动社区特色服务的品牌塑造。

运用社工思维优化操作

在各类管理要素的运用中,“人”因具有主观能动性而极为重要,它不仅是项目效果最重要的驱动要素,更是项目的“灵魂”。社区社会工作服务项目的“灵魂”就是专业技术人员社工。

社会工作注重以人为本,会赋予项目更深远的社会影响。它不认为居民是“工具人”或单纯的“经济人”,而是“社会人”“自我实现的人”“文化人”,并以平等、尊重、接纳、非批判构建基础的职业价值观,相信居民是有价值的、有改变潜力的、有自我发展和参与权利的,居民与社区环境产生相互作用,促进社区的发展。

以积极视角关注人的权利和发展。在困难群体方面,社工视困难对象为可改变的个体、拥有自身资源和优势的个体、值得尊重的个体,他们不是社区的问题,而是社区的资源、社区的主体之一。相比于传统社区福利的物资赠送、奖励补贴,“助人自助”的社会工作更注重服务对象的权益保护、能力发展和环境改善。在社区治理方面,社工应从需求出发、立足社区资产,注重居民关系互动、邻里和谐,增强社区凝聚力,有共同体意识;从能力建设出发,增强居民参与社区事务的动力,提升个人知识与能力,提供协商和参与治理的机会,促进社区自治。相比于传统社区管理的自上而下的行政命令,社会工作更应注重居民社区社会组织建设、社区参与能力的培育和主人翁意识。

以微观工作推动项目的整体发展。社区社会工作的工作对象是社区,介人面是居民群体或个体,其基于社区生态系统、居民主体而需要的大量社区走访、居民动员、情感连接、人员组织和协调沟通工作是其他岗位难以匹敌的。其以“社会与心理”“意识、认知与行为”知识为基础的积极倾听、同理、接纳、鼓励表达、对话提问等微观的人际互动技巧,是社区其他岗位人员所不具备的。社区社会工作“生理一心理一社会一文化”的综合生态模式,赋予一线社工更多的科学性、专业性和独特性,以及影响社区居民的更大可能性。

需要说明的是,一个问题一旦成为社区问题或社会问题,就较难依靠单个岗位或职业独立处理,需要社会各界人土共同合作。因此,社区社工要和其他技术人员或工作人员共同合作,才能促进社区公共议题解决和社区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