秉持“一切为了孩子”的服务宗旨,广州市社会福利院于2019年1月开始试点实施“助力福利机构孤弃青少年美好生活服务计划”(下称美好生活服务计划),探索建立以社工为主导的服务模式,以提升孤弃青少年的各项能力,促进其个人成长发展。
以需求为导向,分层分类提供服务
福利院成立由社工、教师、医生、康复师、护理员等组成的评估小组,围绕孤弃青少年的自理能力、认知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学习能力、情绪管理能力、沟通表达能力、工作技能等,全方位、全过程地开展需求和能力评估工作,为精准服务奠定基础。
依据孤弃青少年的能力特点和服务需求,社工划分了 ABCD 四大类情况,分层分类提供适切的专业服务:对于能力较好的 A 类青少年,社工整合资源开展职业训练后的庇护性就业和岗位实训,如特色岗位、自主创业岗位实训;对于能力一般的 B 类青少年,社工联动各专业力量提供自主生活引导、家政训练等服务,开发院内庇护性工作岗位(助理岗位),建立代币式工资制度,提升青少年工作动机和职业技能;对于能力较弱的 C 类青少年,社工联动各方力量提供康乐性活动、认知发展服务等,丰富其在院内的生活,提升生活质量;对于长期卧床需要医疗护理的 D 类青少年,主要是以护理、医疗服务为基础,社工提供心理辅导、养育建议等个性化服务。
美好生活服务计划还以个案管理作为介人策略,根据需求和能力评估结果,建立跨部门、跨专业工作机制,社工在充分收集资料的基础上,分析服务对象的潜在支持系统,制订个性化服务支持计划。个性化服务支持计划涵盖服务对象基本信息、服务时间、服务需求、服务目标、支持策略和支持系统等内容。社工充当个案管理者的角色,广泛调动教育、医疗、康复、护理等不同支持系统的资源,为孤弃青少年提供有针对性的服务,实现孤弃青少年需求和服务供给之间的精准衔接。
此外,在执行个性化服务支持计划的过程中,社工还定期为案主制定阶段性目标和支持策略,并检视和评估计划的执行情况。
以融合为抓手,挖掘潜能护航成长
为帮助青少年更好地融人社会,福利院建立以社工为主导,由社工、教师、医生、康复师、护理员等组成的跨专业团队,完善跨专业工作机制,链接整合院内专业资源和社区内外的公益慈善、志愿者等资源,推进建设集生活、休闲、学习、工作为一体的小型支持性社区。通过模拟小型社区环境,协助青少年进行购物、社交、娱乐、工作等社区体验,促进跨专业的互动合作,协助孤弃青少年发展潜能,提升其生活质量和社区融人度。
为帮助福利院内的青少年更好地规划自己的人生,美好生活服务计划还特别设计了生活时光、休闲时光、学习时光和工作时光四大板块服务:生活时光,在日常生活中引导青少年提升自理能力和认知能力,同时开展青少年日常医疗护理和康复服务;休闲时光,制订青少年康乐活动整体规划,以青少年社团、小组活动和拓展活动为主,丰富闲暇生活,提升社交能力;学习时光,开展青少年职业文化教育工作,内容包括生活常识、职业文化和职业技能等,通过自主生活引导培养青少年对自我、时间、金钱等的概念,提升学习动机和学习能力;工作时光,评估青少年的就业能力,调动青少年的各个支持系统,积极开发适合孤弃青少年的庇护性就业岗位,提供岗位开发、岗前培训、岗位实训、自主创业等服务,通过从事为他人服务的工作获得工资或代币收人,增强青少年的自信心和自我价值感。
美好生活服务计划实施两年来,广州市社会福利院内孤弃青少年的个人能力明显提升,正向情感逐步增强,生活满意度和幸福感不断提高,社区融合度也大幅提升,向美好生活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