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正文

党群互助社:多资源融入促农民增收

中国社会工作

黄晓菲

城郊街道位于广东省广州市从化区中部,下辖24个村和10个居委会,辖区总面积160平方公里,户籍人口约7万人,属于典型的地广人稀社区。2019年5月,广州市大家社会工作服务中心承接了城郊街道社工站项目。社工立足于街道城乡接合的现状,融合“党建+公益+社工”三大元素,成立了党群互助社,搭建起多元主体参与和多种资源输人的服务平台,让农民增收有了新路子。

缘起:困难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渴望

城郊街道以自然村落为主,占辖区面积80%以上,经济发展相对缓慢。辖区困难家庭中,因受疾病、残障等影响,家庭中劳动力缺失,生活窘迫。绝大部分困难家庭只能通过种植蔬菜或养殖家禽进行售卖的方式维持生活,缺少增收的途径。社工认为,若能在销售渠道、运输等方面提供协助,可以极大地减轻这部分家庭的压力,同时让他们通过自己的劳动增加收人,改变外界对困难群众“等、靠、要”的负面认知。

打牢地基:搭建平台赋能培训

成立初期的党群互助社只有2个党组织和20名社区居民。在党组织的带领下,陆续组建了街道增收帮扶微信群和帮扶小程序,搭建了“线上+线下”的助销平台,鼓励社区不同主体以“以购代捐”的形式帮助困难群众增收。为了进一步扩大党群互助社的影响力,社工积极与城郊街道办事处、各企事业单位进行沟通,并通过摊宣传、走访社区等方式,扩大党群互助社的知晓度,吸纳更多党组织、党员和居民加人。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辖区困难农户的农产品滞销情况严重,党群互助社以政社联动和企社联动的方式开展了助销行动,帮助困难农户解决滞销问题。

随着党群互助社的不断壮大,社工通过前期培训与公益活动,从中发掘骨干成员,并组织骨干成员根据自己的兴趣及特长,划分到增收帮扶项目中的外联沟通组、运输分拣组和技术支持组。外联沟通组主要负责项目的宣传推广、走访社区寻找合作企事业单位和打通广州市各区销售渠道等;运输分拣组主要负责常规助销行动中的运输和分拣称重工作;技术支持组主要负责增收帮扶小程序的开发及后续维护等技术性支持。目前党群互助社骨干人数为37人,策划并参与增收帮扶助销行动78次。经过一年半的探索,党群互助社在帮扶困难群众增收方面已经形成了“发掘对象一评估核实一建立档案一预约支付﹣上门领取一后续跟进”的规范运作模式。

可持续发展:设立社区慈善基金

为了让党群互助的服务模式可持续发展,社工积极联动了辖区的镇北居委会、黄场村委会、西和村委会等34个村(居)委党组织、17家企事业单位和351名社区居民加人,夯实了互助平台的根基。

2020年,党群互助社设立了社区慈善基金,组建了社区基金管委会,制定了社区慈善基金的章程以及申请流程,持续为辖区的困难群体匹配合适的资源。同时,社工助力党群互助社积极参与公益创投活动,链接多方资源保障组织持续运行。

为调动党群互助社成员的积极性,社工协助制定了激励机制,借助广州公益“时间银行”平台,把互助社成员的志愿服务行为折算成时间单位和积分,除了可兑换相应的物品外,还作为党群互助社每年先进公益人物表彰和推选的依据,让成员感受到重视和尊崇。

自2019年6月至2020年12月,党群互助社共开展了144次助销行动,发动了社区居民逾3000人次参与助销,共助销农产品达7吨,为辖区21户困难农户增收约8.3万元;筹集资源折合人民币约51.8万元,帮助辖区472户困难家庭解了燃眉之急。

党群互助社还充分发挥党群互助精神,34个村(居)党组织积极配合开展困难家庭情况摸底、对接帮扶、探访慰问等党群互助服务。项目也得到了城郊街道办事处、社区党员、爱心企业及社区居民的大力支持,增收帮扶微信群从原来的20人增加到现在的351人,发布的帮扶信息得到大家的积极回应,有效扩大了困难群众的支持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