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正文

“跨专业合作”助力残障儿童体能训练的实践与反思

中国社会工作

孙文龙 李小志

生活在福利院的残障儿童身心状况较为复杂,在智力、身体发育、动作、语言、适应能力等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功能缺陷。大量的临床观察和实验研究已证明,体育游戏对残障儿童的身体、运动能力、情绪、智力及社会适应性等方面有着积极影响和重要作用。鉴于此,笔者所在福利机构社工通过资源整合、跨专业合作,借助集游戏性、运动性、团体性、互动性为一体的体能训练游戏,帮助机构内残障儿童强身健体,同时促进其心理健康发展。

体能训练前的准备

通过评估确定参与人员。社工对机构内6-14岁有一定运动能力的40名残障儿童,借助《功独立性评定量表》《特殊儿童问题行为评定量表》,辅之参与和非参与式观察、面对面访谈等方法,并向工作人员详细了解这些儿童的日常运动情况,对其运动功能以及是否存在问题行为进行了评定。根据评定结果,社工确定除患有脑瘫伴间歇性癫痫发作、自闭的4名残障儿童外,其他36名残障儿童均参与体能训练活动。

前测确定服务方案。社工对接了机构内的残障儿童护理员、特殊教育老师、医务和康复专业人员,共同对参与训练的36名残障儿童的生长发育、生命体征、认知功能、社会交往功能和问题行为发生频次进行了前测,结合前测结果与功能独立性评估结果,共同商议了体能训练活动方案。

同时,明确社工与机构工作人员组成跨专业合作团队,一起组织开展体能训练活动。在活动中,团队中的医务人员负责做好意外紧急救护和外伤的处理;康复人员对训练项目的选择给予指导;特教老师对体能训练游戏如何与残障儿童日常行为习惯养成、认知能力提升相结合予以指导;残障儿童护理员负责观察和发现活动外的正向行为,并给予强化,以便残障儿童能够持续维持正向行为习惯。

协商确定体能训练原则。经过跨专业合作团队共同商讨,确定残障儿童体能训练以室外活动为主,训练项目设计遵循“由低到高、由易到难”的原则,并根据残障儿童的年龄、性别、身体素质、训练水平的实际情况区别对待。训练采取重复式、间歇式、变换式、循环式等方式,以群体训练为主,辅以个别训练。训练强度把握“由小到大、逐步增加”的原则,训练次数、频次与强度根据残障儿童的身体状况灵活掌握。

分层实施体能训练

社工根据残障儿童的运动能力和认知程度,对其进行分层次训练。在组织各层级训练时,参加其他层级训练的残障儿童可以观看或参与,为其提供观察和模仿学习的平台。

第一层级:动作协调性和团队协作性要求较高的运动游戏。

该层级是针对认知能力相对较好、基本独立和有条件独立(借助轮椅或助行器)的12名残障儿童设计的。社工首先带领这12名残障儿童观看杯子舞大型表演视频。他们看到几十人甚至上百人伴随音乐节奏变换花样、节律一致地“玩”塑料杯,产生了学习的兴趣。随后,社工请舞蹈老师为残障儿童讲解“玩”杯子的基本动作要领。社工和残障儿童一起学习,在学习过程中发现问题,并和他们一起寻找解决办法。社工还为他们演示如何通过非语言沟通达到表演步调一致。3名领悟力较好的残障儿童基本掌握了动作要领后,社工让他们运用结对子的方式教其他残障儿童,每天一起定时练习。一个月后,12名残障儿童“玩”杯子的节奏与音乐旋律达到了一致。社工又让这些孩子针对不同节律的歌曲进行演练,同时为机构内其他供养人员表演。

社工通过与残障儿童一起学习、表演舞蹈,在反思和改进过程中引导他们懂得遵守规则在团队建设中的重要性,提升了他们的团队协作与沟通能力。在表演中,残障儿童也提升了解决问题的能力,体会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体验到成功的快乐,获得了满足感。这为他们未来融人社会奠定了基础。

第二层级:体能与规则训练相结合的运动游戏。

该层级是针对认知能力相对较差、缺乏规则意识、完成活动所需时间较长的10名残障儿童设计的。社工以“换物赛跑”“蚂蚁运粮”等体能和规则训练相结合的游戏为载体,分阶段对残障儿童进行训练。社工首先将10名残障儿童随机分成两组,每组5人。先由社工演示游戏玩法,再让孩子们模仿练习。第一阶段不计时,先将物品运到目的地的一组获胜;第二阶段以队伍排得好的组为胜;第三阶段以走得快的组为胜;第四阶段以能够沿着直线快走的组为胜;第五阶段以相互帮助、沿直线走且走得快的组为胜;第六阶段以在游戏过程中能够发现组员优点的组为胜。在训练中,不断对残障儿童提出新要求,并进行反复的演示、模仿、观察、实践、激励,激发他们参与的兴趣,并提升他们的专注力和规则意识。

第三层级:趣味性较强的体能运动游戏。

该层级是针对运动能力、理解能力、接受能力较差,需要中度以上帮助才能完成训练项目的14名残障儿童设计的。这些残障儿童内心缺乏安全感,平时很少主动参加活动,参加活动时易出现焦虑、恐惧心理。其中9名儿童还有不同程度攻击、破坏等偏差行为。社工通过跨专业合作,并根据儿童的心理特点、个人兴趣、具备的能力选择了语言伴肢体运动的简单趣味运动游戏,如蝴蝶飞”“青蛙跳”“猫捉老鼠”等。

活动前,社工在机构内招募了志愿者,并对志愿者进行了活动内容、活动技巧、参与态度等方面的培训。活动中,通过志愿者一对一地协助,让残障儿童感受到参加活动是安全的。在体能训练过程中,社工引导孩子们相互模仿、学习,鼓励其大胆探索、自由发挥,并且循序渐进地增加活动的强度。比如“猫捉老鼠”游戏,一名儿童扮演猫,其他儿童扮演老鼠,在指定范围内奔跑。游戏中根据残障儿童的体能,逐步扩大奔跑的范围,增加活动强度。

活动前动作的演示、活动中动作的指导、活动后物质和精神的激励,让这些残障儿童在游戏体验中减轻了焦虑、恐惧心理,满足了对安全感的需求。同时,残障儿童参加适量的户外运动,不断地接受视觉、听觉、触觉的刺激,通过转移注意力,释放体内多余的能量,减少了偏差行为的发生。在体能训练中,边做边说,也促进了残障儿童语言表达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的提升。

后测分析训练效果

每周两次的残障儿童体能训练活动持续了6个月,社工进行自评的结果显示,不同层级体能训练活动的目标完成了80%,多数残障儿童基本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参与活动的工作人员也掌握了日常活动的技巧。

社工再次邀请机构医务人员、康复人员、特教老师和残障儿童护理员对36名残障儿童的生长发育、生命体征、认知功能、社会交往功能问题行为发生频次进行后测。将前后测结果以及进行6个月体能训练前后的数值进行对比,结果显示:参与训练的残障儿童身高、体重明显增长,肺活量增加;50%的残障儿童认知功能和社会交往功能明显提升,其余50%的残障儿童此方面也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残障儿童的偏差行为部分消失或发生频率降低。

专业反思

将跨专业合作模式引入残障儿童体能训练活动。社工根据残障儿童的特殊性和多元化需求,协调不同专业人员,进行跨专业合作评估,共同参与体能训练、协商活动项目和活动目标,并在活动中各司其职,有助于满足残障儿童个性化的需求,提高体能训练效果。

利用沉浸式体验激发残障儿童持续参与活动的兴趣。社工根据残障儿童的运动和认知能力,运用儿童爱玩的心理特点,设计适合不同层级残障儿童的体能训练游戏,让他们在沉浸式体验中获得正向、积极的心理体验,能够让他们产生较大的愉悦感,激发其参与的自主性和积极性,从而能够持续参与活动。

通过体能训练减少消极情緒导致的问题行为。人的行为往往受情绪影响,特别是中度残障儿童对行为的控制能力较差,其情绪波动大,又不会表达,进而易出现攻击、破坏、自伤等偏差行为。对偏差行为进行惩罚的方法效果有限,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而体能训练能使残障儿童获得快感,逐渐削减负向情绪,从而减少偏差行为的发生。
(作者单位:石家庄市社会福利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