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正文

四坪村的蜕变之旅——社会工作介入乡村振兴案例

中国社会工作

万文 何雪

四坪村位于重庆市长寿区龙河镇东南部,全村面积为3.8平方公里。2018年,四坪村成为重庆市乡村振兴综合试验示范重点村。

乘着乡村振兴综合试验示范村的东风,四坪村的村貌发生了变化,但是一系列问题也凸显出来村民思想陈旧,跟不上新农村建设步伐,丧葬习俗陈旧、环境保护意识薄弱、参与治理不积极、邻里关系淡漠、封建迷信屡见不鲜。与此同时,村民经济生活改善、家庭关系调适、就业创业培训、健康医疗保障等方面的需求也日益迫切。为推动美丽乡村建设,重庆仁爱社会工作服务中心进驻四坪村,建立社会工作室,开展美丽乡村建设社会工作服务项目,运用社区发展模式,调动村民共同参与乡村建设的积极性。

打好基础,助力乡村经济发展

四坪村全村有村民1192户3246人,劳动人口1823人,外出务工1574人,目前在村人口约325人,且多为“三留守”群体。其中,现登记在册的低保对象46人,五保户2户,残障人士95人,困难人口数量较多。

人驻初期,社会工作者通过访谈及调研了解到,四坪村全村总耕地面积为5120亩,其中约4200亩已从村民手中流转,用于种植柑橘和柠檬,有一定的产业基础。然而,果树种植公司由于种植技术落后、果树疏于管理及销售不畅等原因,很难实现盈利,于是经常拖欠村民土地流转金。村民又缺乏就业创业经验和能力,基本没有其他收入。

促进四坪村产业发展,提升村民的就业创业能力,能有效为村民尤其是弱势群体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增加收入,社会工作者在这方面积极作为。

在产业发展上,针对承包果树的人员,社会工作者积极链接相关资源,邀请农业专家开展柑橘种植专题培训班,提高果树种植户的种植技术,减少果树病虫害,提高水果质量;邀请各类专业人员开展政策解读、管理经营、直播与电商带货等主题培训,传授公司经营管理、水果销售等技能,从而提升公司负责人的经营管理和销售能力。

针对赋闲在家的村民,社会工作者结合当地乡村振兴战略规划与发展,组织村民参观乡村旅游示范基地,链接资源提供酒店餐饮服务培训和实操机会,培养出一批能在地实现就业的农民;建立起乡村创业指导平台,为有创业理想的村民提供一对一的创业帮扶服务,并在服务过程中探索出“四有四送”服务模式(“四有”即人才服务有阵地、信息服务有系统、人才建设有分类、上传下达有机制,“四送”即送政策、送技能、送信息、送导师),帮助村民排除创业就业阻碍。

在弱势群体帮扶方面,社会工作者通过开展个别化服务,根据服务对象需求提供心理辅导、资源链接、情绪疏导、政策指导等服务。社会工作者还协助村委会,与重庆品培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联手组建起重庆肆苹实业有限公司和重庆肆苹劳务合作社,解决村民劳动就业问题,其中吸引外出务工人员回村就业48人。为解决水果滞销问题,社会工作者积极推广网上销售平台,建立水果联销机制,短短几天就帮助村内果衣销售水果1000余斤,增收4000余元。

改善环境,促进乡村生态宜居

2018年“橘乡福地.长寿慢城”项目落地龙河镇,四坪村被纳人中,该项目以“绿水青山就是金银山”为发展理念,以“建村民理想家园,造长寿美丽乡村”为目的,将四坪村打造成一个集“慢食、慢居、慢行、慢游、慢购、慢娱”为一体的现田园休闲度假胜地。

随着项目的建设和推进,四坪村内14个湾落先后进行了风貌整治,房屋外墙、厕所、院落、道路、管道等均全面改造,村民居住环境有了改善。条件好了,村民的生活习惯及环保意识却未更新,垃圾乱扔、院落脏乱、柴火随意堆砌、家禽散养随处排泄等现象依旧存在。

为引导村民树立爱护家园、保护环境的意识,社会工作者通过开展垃圾分类知识学习宣传活动、“环境美如画,受益你我他”环境卫生维护小组活动等,引导村民认识良好的生态环境所带来的长远利益,掌握保护生态环境的知识。社会工作者还积极协助村委会开展“三清一改”(清理农村生活垃圾、清理村内塘沟、清理畜禽养殖粪污等农业生产废弃物,改变影响农村人居环境的不良习惯)宣传和落实工作,配合环境卫生整治行动。

自己的家园自己维护。社会工作者牵头组织成立了四坪村环境卫生保护志愿者队伍,定期开展环境卫生志愿服务,同时制定落实湾落环境卫生评选制度,调动村民保护家乡环境的积极性,让环境保护志愿服务常态化。

通过一系列服务介人,村民环境保护意识得到提升,环境保护行为有所转变,村内生态环境也得到改善,垃圾分类人桶、院落打扫干净、柴草放整齐,村民住得更加舒心安逸。

塑造乡魂,培育乡村文明新风

美丽乡村不仅是“有业有家有情,又绿又清又净”,而且应该是有“人气”有“灵魂”的农村。

村民的物质条件好了,居住环境也改善了,但在乡风文明方面仍有差距。农村公共服务欠缺、优良传统文化流失、乡风文明意识薄弱、业余生活单调、融合黏合力不足这些问题,表现在小细节上就是邻里矛盾冲突、老年人赡养问题等。因此,社会工作者把服务的触角伸向了这里。

社会工作者从两方面着手介人。一方面,挖掘村内闲置资源,完善农村公共服务。社会工作者通过走访了解到村内老年健康医疗需求强烈,而村卫生室却因种种原因长期处于闲置的状态。因此,社会工作者通过链接资源,邀请相关专家到村内开展健康专题讲座,还募集了公益基金购买血压计、血糖仪等医疗器具,开设“周五健康日”常规服务,采取“走访+定点+主体活动”的方式,为村内老年人提供健康医疗服务。另一方面,大力弘扬优良传统文化。社会工作者引导村民制定家风家训,开展“最美家庭”“孝心儿女”等系列评选及表彰行动,通过树立榜样,广泛宣传母慈子孝、和谐家庭的事迹,充分发挥榜样的示范引领作用;社会工作者与村民领袖一起制定村规民约,将爱护环境、移风易俗、邻里和谐等文化内容写人村规民约中,组织开展村规民约专题学习小组,将村规民约编写成歌谣在村内广泛传唱;围绕丧葬文明、爱家爱乡村、邻里和谐、环境保护等内容,社会工作者以社区活动及小组工作等专业方法,运用绘本阅读、互动游戏、有奖问答、实操练习等灵活多样的介人方式促进村民对知识的吸收和理解,引导村民自我思考、自我启发,逐步改变村民思维方式和生活习惯,做新时代的新农民。

引导参与,激发乡村有效治理

四坪村全村共有7个村民小组,42个湾落,党员80余人,但参与意识却普遍不强,农村“领袖式”人才缺乏,村内自治组织也寥寥无几,广大村民群体不能在农村社区建设和发展中充分发挥主体性作用。

社会工作者通过与村“两委密切合作,定期参加党日活动并借助活动讲解“三事分流”工作法(即基层议事协商时将群众诉求和矛盾问题按照“大事”“小事”“私事”进行分类处理,合理界定政府部门、社区组织和居民群众个人的职责边界和互补共生关系)、分享国内社区自治优秀案例等,引导村民党员做好带头工作,发挥党员先进作用。同时,社会工作者协助村委会组建“五会”(道德评议会、村民议事会、红白理事会、老年人协会、禁毒禁赌会),进行自治组织规章制度建设、会长副会长等负责人选举,开展居民领袖能力提升培训小组,积极引导协会负责人进行协会人员招募、协会活动开展等工作,实现村民自治组织专人专管,形成有条不紊的乡村秩序。在社会工作者和村民的努力下,自组织作用逐渐得以发挥,也越来越多地参与到推动产业发展、保护生态环境、培育良好乡风、改善农民生活中。

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承载着全国农民走向更好生活的美好愿望,社会工作者介人其中,可以引导村民共建、共治、共享美丽乡村。如今,一栋栋美观的村居民宿坐落在四坪村,晚上院坝内响起音乐,村民们在一起唱歌跳舞,村民邻里之间的关系更加亲密,村民们对家乡的归属感越来越强烈……四坪村大步走在振兴的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