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以创建“幸福社区”为目标,坚持党建核心引领,积极探索以城乡社区为平台、社会工作专业人才为支撑、社区社会组织为载体、社区志愿服务队伍为依托、社会公益慈善资源为助推的“五社联动”服务机制,初步搭建起市、旗(区)、苏木乡镇(街道)、城乡社区四级社会工作服务平台,形成了“一核四化”社会工作模式,有力促进了基层治理和服务创新。
坚持党建核心引领,推进社会エ作机制创新
一是坚持高位推动。鄂尔多斯市把发展社会工作作为推进基层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抓手,将推进“五社联动”写人党代会工作报告。市、旗(区)两级均成立领导小组,在街道、社区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形成了上下联动、条块结合、齐抓共管的“五社”整体合力。
二是突出党建引领。市、旗区民政局成立了社会组织党建办和社会组织党委,全面推行党建写人章程及社会组织登记党建“五同步”“五嵌人”工作法,确保党的领导贯穿于社会工作各方面、全过程。积极探索开展区域化党建新模式,街道优化内设机构建立“大党工委”,社区建立“联合党委”,引导区域内各类党组织突破层级、隶属关系壁垒,推动社区党建与部门党建、社会组织(社工站)党建有效融合,实现党建联抓、活动联办、难题联解。
三是强化制度保障。市委、市政府出台实施方案,市民政局及各旗(区)配套出台鼓励扶持发展社会组织的实施意见、社会工作从业人员服务标准、社会工作专业人员登记管理实施办法等规范性文件,为试点工作提供政策支持,推动社会工作形成规范化、长效化的工作机制。
构建社会工作四级服务体系,推动社工站建设一体化
一是注重一体化推进。坚持以项目化推动社工站建设,市级设立社会工作服务指导中心,负责全市社会工作服务项目绩效评估、专业督导、人才培养、业务培训等工作。旗(区)设立社会工作服务中心,负责本地区社会工作服务项目的日常督导、社工培训、规范化建设、经验总结等工作。试点苏木乡镇(街道)设立社会工作服务站,在确保完成上级社会工作服务试点项目任务的基础上,设计差异化、精细化的服务项目。同时,试点(或项目覆盖)的城乡社区设立社会工作服务室,不断延伸服务触角。市民政局统筹自治区项目资金和市本级福彩公益金,对每个苏木乡镇(街道)社会工作服务站补助20万元,根据承担任务量等因素对每个旗(区)社会工作服务中心补贴10万至15万元。
二是注重标准化打造。严格执行“六有”标准(有工作场所、有办公设施、有专业人员、有服务功能、有健全的规章制度、有规范的工作流程)。具体来说,在功能设置上,毎个社工站(室)因地制宜设置社工办公室、个案工作室、小组活动室等多个功能室;在人员配备上,原则上配备不少于3名专业社工,确保将社工站建成集党建引领、政社融合、部门联动、资源整合等于一体的综合性服务平台。
三是注重规范化运行。制定《基层社工站服务指引》《基层社工站督导工作指南》等制度规范,明确各级社工站点工作职责任务,严格实行任务清单制度,推动社工站规范化运行。年内推动在市级设立社会工作服务指导中心、9个旗(区)设立社会工作服务中心、32个苏木乡镇(街道)设立社会工作服务站、114个社区设立社会工作服务室。
实施三项重点培养工程,推进社工人才队伍专业化
一是实施引智工程芬基础。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2016年以来累计投人360万元引进广东省社工师联合会进行中长期合作,常态化举办“相聚草原.社工论剑”主题交流活动,邀请全国各地专家学者、社工到市内进行社会工作主题交流,搭建与京津冀、长三角、大湾区及蒙陕宁青合作交流平台,高效培养本土社工人才队伍。
二是实施增量工程扩规模。市级成立“社会工作创新学院”,旗(区)设立社工实训基地,分层实施继续教育,分类开展实务实训,分级开展督导人才培养。同时,建立社会工作专业人才教育培养和激励保障机制,全面推行考前免费培训,对从事社会工作的高级、中级、初级持证人才分别落实800元/月、500元/月、300元/月的岗位津贴。目前,市级推动成立了社工师联合会,各旗(区)均成立了枢纽型社工机构。全市社工人才总量达到3628人,其中持有全国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证书人数达到2361人(数量居全区第一,占比31.2%)。
三是实施融入工程提质量。出台《鄂尔多斯市社区工作者管理暂行办法》等文件,积极推动事业单位社工岗位设置,苏木乡镇(街道)、城乡社区社工岗位开发,社会组织吸纳社工人才引导专业人才用专业理念、专业方法、技巧开展专业服务,推动专业社工全面融入社会治理服务各领域。
整合多方资源力量,促进兜底民生服务集约化
一是整合服务事项。社工站在聚集社会救助、养老服务、儿童福利、社区治理4项民政常规事务的基础上,协调联动其他部门,形成“4+ X ”社会工作服务项目。
二是整合项目资金。市委市政府制定出台《鄂尔多斯市推进街道社区购买社会组织服务创新基层社会治理工作实施方案》,统筹整合各相关部门下沉事项,集中开展社会服务事项购买服务。近年来,全市累计投人6000多万元实施社会工作服务项目289个,初步形成了以政府主导、多部门参与的政府购买社会组织服务保障机制。
三是整合场所資源。统筹利用社区儿童之家、为老服务中心、志愿服务站等服务设施,因地制宜建设社工站,最大程度实现融合共建、资源共享。
探索“五社”联动服务模式,实现社会工作服务精细化
2018年以来,接续实施了“三社联动”“五社联动”等社会工作服务项目,发挥多元主体协同优势,不断完善社区、社区社会组织、专业社工人才、社区志愿服务队伍、社会慈善资源联动参与服务机制,累计服务老年人1万余人次、儿童9千多人次,受益人群超过10万人次,切实提高了居民群众的满意度和幸福感。
一是以社区平台建设为抓手,增强基层服务臂力。推行街道社区“一核心三融合”党建工作机制,充分发挥街道社区党组织核心领导作用,组织各类自治组织、社工、社区志愿者、驻区单位及居民代表定期召开联席会议,为各方力量开展服务搭建平台。目前,全市各级社工站和社会组织共开展需求调查700余次,征集需求5600余条。
二是以社会工作专业人才为支撑,提升困难群体精细化服务水平。根据群众需求,针对性地设置80多个服务项目,从核心城区试点探索逐步到各旗(区)试点覆盖。通过项目化运作方式,持续引导专业社工力量下沉基层一线,为困难群体和有需求的居民及家庭提供个案、小组、社区等专业服务,初步形成了特困帮扶、残疾护理等一批特色服务品牌,构建起社工实施项目、督导跟进项目、评估检验项目的良性循环运作模式。
三是以社会组织为载体,助力推进社区多元主体共同治理。制定出台《鄂尔多斯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和创新社会组织建设与管理的意见》,目前全市社会组织数量发展到2341家(位居全区第一),其中社区社会组织845家。结合社会工作服务项目实施,依托全市28个社会组织双孵化平台,为社区社会组织提供能力建设、资源链接等服务,积极培育壮大社区社会组织,培养社区社会组织骨干人才,引导社区社会组织发挥自身优势,在社区协调、社区居民健康、社区群众文化、社区融人等方面开展服务,带动社区居民主动参与社区治理,促进了社区文明、和谐与稳定。
四是以志愿服务队伍为依托,“社工+志愿者”实现服务效果倍增。先后成立鄂尔多斯市志愿服务活动协调委员会、鄂尔多斯市志愿者协会、鄂尔多斯市志愿服务工作科,出台《关于推进志愿服务制度化的工作安排》等规章制度,推广应用志愿服务信息管理系统。苏木乡镇(街道)、嘎查村(社区)均设立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大力推行“社工+志愿者”联动模式,通过社工引导志愿者方式,实现了服务效果的倍增。
五是以社会慈善资源为助推,充分发挥对困难群众的慈善救助作用。充分挖掘、链接公益慈善资源,探索成立了鄂尔多斯市天骄城乡社区治理基金会。不定期组织社工机构、志愿服务组织、公益慈善组织、爱心企业开展需求对接,形成资金救助、物质帮扶、人文关怀多渠道救助特殊群体、困难群体新模式。近年来,全市68家公益慈善组织累计投人社会资金近亿元,开展了脱贫攻坚、精准帮扶、养老服务、儿童关爱、困难救助等多领域的社会公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