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正文

“慈善+社会工作+志愿服务”联动介入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可行性探析

追溯慈萍事业、社会工作、志感服务的发展历程,共同深共生的见解已是学界共识。近年来,在慈善事业、社会工作、志愿服务政策制定、理论研究与实务推进过程中,各界日益关注三者联动发展。未来,我们应积极在政策、理论、实务层而构建嵌人发展关系,充分整合三者的优势与资源,促进优势互补。

本文通过文献比较法、梳理了国内外社会工作、慈善力量、志愿服务联合参与大型活动服务经验模式,并基于第3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的举办地四川成者的本土社会工作、慈善力量、志愿服务优势资源,主张通过以“慈善+社工+志愿者”联动的方式参与赛事,以展示成都作为“友善之城、慈善之都”,丰富乃至创新社会工作参与大型体育赛事活动运作模式。

国内外慈善事业、社会工作、志愿服务在大型活动服务中的经验

(一)英美经验

1.英国

以2015年12月由英国文化传媒体育部( DCMS )颁布的《“体育的未来:充满活力的国家新战略"( Sporting Future : A New Strategy for an Active Nation )》(以下简称“战略”)以及2012年伦敦第30届奥运会为例,英国政府部门注重将多元力量注人“战略”及大型活动服务的推行和保障上,其中慈善力量、社会工作、志愿服务亦是重要力量。

梳理其经验,主要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慈善事业方面。基于英国慈善事业政策的保障,实现了在“战略”及大型活动服务的推行上资金保障渠道的多样化,如税收制度、商业赞助、慈善捐赠等形式。第二,社会工作方面。基于英国政府推行多部门参与“战略”及大型活动服务的政策背景。通过给予不同部门主体角色,调动多部门参与的方式,积极推动“多元服务融合”,以保障“战略”及大型活动服务的可持续发展,这些力量中当然就包括专业社会工作的参与。第三,志愿服务方面。基于英国良好的志愿服务“土壤”,积极将志愿服务纳入公民参与的范畴,壮大志愿服务队伍规模,并通过实施新的志愿服务计划和数字化管理规范服务方式,增加志愿服务多样性。

2.美国

梳理美国慈善事业、体育社会工作、体育志愿服务三者联动服务于大型活动的经验,主要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慈善事业方而。基于美国税收制度的创新设置与精细化管理(如针对慈善组织以及向態善组织捐赠的企业和个人给予适当的税收优患领度),充分调动了非营利性社会组织(包括態善组织)在大型活动服务中发挥指导、联络、咨询、组织、募捐、宣传和推广等重要作用,并聚集了丰厚的慈善资金为大型活动服务提供基础性保障。第二,社会工作领域。美国在20世纪50年代确立了专业社会工作者的地位,1955年全美社会工作者协会的成立基本奠定了美国社会工作者的专业地位。同时积极推动专业体育社会工作作为补充社会エ作服务领域的探索,专业体育社会工作者(区别于提供日常体育康复服务的社区体育社会工作者)在大型体育赛事服务活动中代表官方参与,主要依据志愿者个人的兴趣爱好有计划地开展培训,并通过激励团队精神和加强评估等措施,让志愿者在活动中得到提升和自我发展。第三,志愿服务方面。基干美国“公民文化”理念,政府注重通过提高公民的参与意识,增强公民对志愿者的认同感,积极投身志愿服务。同时美国还对志愿服务设有健全的招募机制、保障机制和激励机制。

(二)中国经驗

1.2008年北京第20届夏季奥林匹堯运动会

2008年,第29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在北京召开,受当时社会工作发展政策的影响,社会工作者未能以正式身份介人赛事服务,但憨善力量,志凰服务成为保障赛事顺利开展的中坚力量。

北京奥运会志愿者服务内容基于自身特点及我国的国情,在借鉴亚特兰大、悉尼和雅典奥运会志愿服务管理经验的基础上,确定了从志愿服务工作计划制订、志愿服务招募、志愿服务培训、志愿服务分配、志愿服务日常组织及管理、志愿服务持续性激励、志愿服务精神整理及宣传的体系化、流程化模式,确保志愿者为北京奥运会提供优质服务。

值得一提的是,北京奥运会志感服务招募工作分为公开招募和定向招募。社会组织作为定向招弥志愿者的渠道之一,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社会工作者以志愿者身份参与赛事服务。

2.2011年深圳第26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中“社工+义工”“ U 站”服务模式经验

2011年,第26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在深圳举行,得益于本土社会工作服务机构专业性服务优势,为保障赛事的顺利进行,社工和志愿者联动参与。具体服务模式分为赛会志愿者“ U ”站(或称专业志思者)和城市志愿者“ U ”站(或称通用志愿者)。赛会志愿者“ U ”站是指在赛事活动场地配备专业社工,再由专业社工培养、管理一批有经验的志愿者参与相关赛事服务,城市志愿者“ U ”站则指在深圳的街道、社区配备专业祖工,再由专业社工培养一批有经验的志愿者带动街道、社区志愿活动的发展,实现社工带动志愿者两者互动发展,弥补深圳社工人数的不足,共同做好大运会志愿服务。

慈善事业、社会工作、志愿服务联动介入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的可行性分析

1.成都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成效显著

2012年,中共成都市委组织部等19部门联合出台《成都市社会工作专业人才中长期发展规划(2012-2020年)》,将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纳人成都市人才发展总体战略,积极采取有力措施,加快推进落实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

依据相关统计数据可得,截至2020年底,成都市社会工作专业人才达71140人,其中通过全国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的助理社工师、社工师共计19686人,通过成都市社工员考试的社工员2846人。成都建立起了一支涵盖社工员、初级、中级人才梯次的专业队伍,为全市社会工作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人才基础。

2.成都“友善之城、尚善之都”的总善城市声誉日隆

近年来,成都市慈善事业发展始终坚持“政府推动、社会实施、公众参与、专业运作”的思路,不断完善慈善工作政策体系和健全监管机制。截至2019年底,以社会组织培育发展专项基金为推动,扶持了524个社会组织实施超过720个公益服务项目,率先在全国慈善系统向社会开放公募权,鼓励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组织在成都市慈善总会建立专项基金;率先在全国倡导将毎年6第一周作为“成都儿童保护周”,连续4年在毎年9月开展“成都慈善文化月”活动,连续举办5届成都公益慈善交流会。同时在中国慈善联合会发布的第五届中国城市公益慈善指数排名中,成都居全国第九位,在中西部城市中排名第一。可以说,成都在提升慈善社会工作事业发展道路上始终走在前列。

3.成都构建“態善+社工+志愿者”联动机制

成都市推动建立全国首个“慈善+社工+志愿者”联动机制。依据相关统计数据可得,截至2020年底,共计2.6万余支志愿服务队伍在城乡社区开展服务。社会工作者的专业技术优势、志愿者的精神引领、慈善资源优势均得到补充发挥,成为推动改善民生和创新社会治理的重要力量。

慈善事业、社会工作、志愿服务联动参与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路径探索

1、总善事业角度。持续营造“友善之城、尚善之都”氛围,加强慈善事业透明运作,严格慈善事业动态监管。2008年四川汶川特大地震期间,国内掀起一波慈善活动浪潮,人们纷纷踊跃捐款帮助受灾的同胞,慈善在这一时期已经渐渐在普通民众心中生根发芽。然而,诸如“郭美美”等事件对慈善事业发展和公众慈善热情造成严重损伤,也一定程度折射出慈善事业所面临的组织内部治理结构松散和失效问题。

我们可以借鉴国外体育赛事在体育中融合慈善,又将慈善渗透进体育的经验,通过建立强力监管和想戒机制,建立健企管机构,粉助民众重拾对熬善的信心。如在大运会粘济募州时应明确向参与者说明其熬善的本质,另一方面在社会公众最易接触的公开场合公示赛事活动收支情况,使参与者与公众紫握所有资金与物质的使用情况。只有高度公开和透明才能向全社会展示体育慈的诚意与大公无私的爱心,从而吸引更多人参加到慈善事业的队伍中来。

2、志愿服务角度。加大社会志愿服务文化的建设,推动现代公民精神的培育。近年来,志愿服务在参与大型活动服务的组织主体、参与机制、活动内容与保障措施等方面如何更加规范化、制度化、日常化、全面化,直接影响着志愿服务参与大型活动的效能体现。在此借鉴西方志愿服务参与大型活动的经验,从以下多个视角提出对策建议。

一是成都应积极学习西方国家志愿服务参与大型活动的公民教育和公民社会的理念,构建正确的价值取向和工作理念,通过日常宣传,加大对志愿服务参与此次赛事服务动机的科学引导,推动志愿感服务健康发展。二是借鉴西方国家对志愿服务参与大型活动服务的管理方式,出台成都本上性志感服务参与大型活动服务的制度法规,推动志愿服务有序开展。三是偕鉴西方国家对志愿服务参与大型活动的支持措施,从经费的筹措、志愿者招募、教育培训、日常管理等各个方面为志愿服务参与大型活动服务提供各项保障。

3、社会工作角度。持续推进社会工作职业化、专业化发展,不断壮大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并推动其参与社会治理,实现、展示共建共治共享局面。有学者认为从社会服务实践领域来看,社会工作若想成为一个独立的“专业”或者“职业”,必须遵循实证主义和科学理性思维,即在多元力最参与社会治理工作中,社会工作既是政府多层面管理系统的一部分,又是与非政府组织等各种社会资源合作的政府代言人。以成都为例,如何发挥社会工作专业优势,具体策略如下。持续深化成都特色的“社区、社会组织、社会工作”“三社联动”机制,以赛事期间参赛选手、本地居民、外地游客服务需求为出发点,可依托成都市社区社会工作专业岗位、在地社会组织、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开展可体现成都特色的项目化、站点化服务,从而积极发挥本土社会工作在地化服务的专业及资源优势,不断加强和创新基层社会治理,助力建设、践行、展示新发展理念下的国际化大都市、公园城市、休闲之都的成都风范。

4、慈善+社会工作+志愿服务联动角度。建立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赛事“慈善+社会工作+志愿服务联动”机制,梳理“成都模式”。在探索慈善力量,社会エ作者,志愿者在大运会中的联动机制时,可从三者的共源性及各自的独特优势出发。在社会工作主要依赖于政府购买时,多元慈善力量的投人可使社会工作有更多自主发挥作用的空间,能够更深程度激发社会工作者践行专业服务价值,并创新性提供赛事活动服务。同时通过社会工作者与志愿者的联动,弥补政府购买专业社工服务赛事活动人力不足的困境,并通过社会工作专业化引导以满足专业服务的要求,更好发挥礼会工作者的专业服务作用,以多元憨善力量联动,聚集专业人术助力赛事名城建设。

参考文献

玉思斌;《中国社会工作的嵌入性发展》,《社科学战线》2011年第2期。[2]王思斌《社会工作在悲善事业发展中的适应性发展》,《中国社会工作》2016年第13期。[3]王思斌;《我国社会工作从嵌入性发展到融合性发展之分析》,《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3期。[4]童敏:《社会工作的专业地位、基本策略以及与志凰服务的关系史回顾与反思》,《华东理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2期。[5]彭秀良:《中国社会工作的历史起源问期再认识》,《重庆工商大学学报》2021年第】期。[6]姚薇:《中西方青年志愿者大型活动参与动机比较研究),《青年工作》2015年第2期。[7]冯元:《由亲缘性到互嵌性:社会工作与慈善事业发展关系》,《浙江工商大学学报》2016年第3期。[ B ]刘宏亮、刘红建、沈晓莲、冯欣欣;《英国“体育的来来”新战略;内容、评价及镜鉴》,《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19年第6期。9]赵越蛆:《社会工作者在大型活动中的角色扮演和功能发挥一以深圳大运会为例》,郑州大咪硬士学位论文,2012年。10]龚伟빠:《社会工作服务中的“社工+义工”模式探究一以江苏省 N 市 S 社工服务所为例》,东北石油大学碩士学位论文,2016年。(作者单位,成都信息工程大弹文化艺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