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正文

“大社会工作”格局下社会工作专业性再认识

中国社会工作

王思斌

随着党的社会工作系统的建立,社会工作、社会工作者的范围将会扩大,“大社会工作”与专业性的关系问题引起了业界同仁的广泛思考:“大社会工作”格局下如何看待社会工作的专业性及其发展。从现代社会职业分化的角度看,社会工作是一个专业,是一个有专业价值观、专业技术和专业标准指引的,得到社会承认的专门职业。具备专业理念、专业助人方法和技巧,并经过某种手续获得认定的从业者,被称为(专业)社会工作者,他们所做的本职工作是有一定专业性的工作。现实中,我国也存在大量的、不那么专业的从事公共服务和社会服务的人群,可称为一般社会工作者。在这种情況下,如何看待社会工作与专业性的关系,需要做些研究。

专业社会工作的主要职责是向困弱人群提供较高质量的服务。一般情况下,困弱群体问题比较复杂敏感,所以要求服务提供者应具有专业理念,掌握专业方法,因事因时因地提供专业服务。但是在许多情况下,服务对象困难的解决并不一定得用专业方法,可能基于人们的生活经验,通过一般服务就可以解决。在这种情况下,刻意运用某种专业方法可能是画蛇添足。当然,如果是看似一般却有深层原因的问题,就可能需要专业工作方法。所以,不能笼统地说,是专业社会工作更高级,还是一般社会工作更接地气。实际上,它们在解决社会问题时都是重要的,无非是要搞清楚,我们遇到了什么样的、何种性质的问题,用哪种方法解决更合适。

从我国进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阶段、人们的需求多样、社会问题比较复杂的现实看,加速推进社会工作的专业化、提高社会工作的专业性是迫切的。因为,我国基层社会占主流的、一般性的群众工作难以解決复杂的深层次问题。再加上改革开放后成长起来的“新世代,日渐成为社会的主体,他们的需要与上一代有很大不同,就必然要求社会工作走专业化的道路,要求社会工作有更多专业性。

进一步的问题是如何理解社会工作的专业性。我国社会工作专业的重建借鉴了西方发达国家的知识和经验。客观地说,这种借鉴使我们受益匪浅,我们清楚了专业社会工作的特点及其与现代化进程的匹配性,使我国的社会工作重建有了可参照的专业化方向。之后,再经过本土化,尝试运用专业方法解决我们遇到的问题。当然这—过程也存在不足,比如,有的照搬外国经验,有的认为以个案工作为代表的精细做法就是专业性,按照某种模式步骤去做就是专业化做法,等等。由于我国的社会服务和管理体系、社会问题的性质、人们的求一助结构,以及基层工作程序的独特性,我国基层工作可能会用不那么专业的方法解决问题。在上述思维模式下,有些经过专业训练但从业不久的社会工作者(尤其是在社区层面工作的)认为自己所做的工作没有专业性,因而缺乏工作的积极性。实际上,社会工作的专业性固然有一些特殊的专业技巧作为表征,而将社会工作的专业元素渗透于、运用于一般工作,改进原来的工作方法,使之更有成效,也是社会工作专业性的表现。在整个社会的社会工作专业氛围并不派厚的情况下,社会工作者的这一思维是重要的。实际上,政府的相关政策也体现了这一点。比如,民政部关于发展乡镇(街道)社会工作站的政策文件明确强调,要突出社会工作特色专长,避免让其单纯承担事务性工作。面对现实,社会工作者要承担和做好专业性强的社会工作,也要善于在专业性不强但需要专业性干预的工作中,找到专业社会工作的介人点,以改善现有的社会服务工作,也凸显社会工作的专业优势。这应该是具有中国特点的社会工作专业性的现实表现。

还有一点需要思考的是:我国成型的基层民生服务工作是否有某种程度的专业性。国内学者对社会工作的本士化和专业化进行过较多研究,也有学者认为要基于我国的文化结构建构适用的社会工作,还有学者探讨本土性与专业性社会工作的整合。在“大社会工作”的语境下,我国基层民生服务的专业性,或许也是值得研究的课题。

(作者系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名誉会长,中国社会工作学会会长)

来源:@《中国社会工作》2023年9月上刊,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