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正文

在疫情管控区,社工可以做些什么?

2022年4月,相信每个广州人一早起来都会看看自己的健康码颜色,因为这关乎着自己的生活工作是否会受到影响。微信朋友圈也瞬间热闹起来,有的发出了自己的黄码,有的展示自己被管控的生活。

非常不幸,笔者也成为了被管控的一员,在管控期间与居民一起面对着物资短缺的困境,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疫情影响着每个社会成员的正常生活。不同的社会群体因其社会阶层和地位的不同,在疫情防控期间的就医、信息掌握、资源获取、能够获得的社会支持网络的性质和数量,以及与社会的联结形态方面存在差异,因此,不同社会成员受影响的程度不同。

社会工作者在这种突发的公共卫生事件中可以发挥的哪些作用?笔者结合自身经历及在管控区内的所见所闻进行了思考:

管控区内的居民需求

1. 基本生活物资供应的需求:

由于管控的具有突发性的,管控区内的居民并没有办法可以提前做好相应的物资储备。且管控区内的居民行动是备受限制的,无法外出采购基本生活物资。生活物资的来源只能依靠配送和派发,需要外界给予支援。

2. 获取正确信息的需求:

被管控后的居民需要了解管控的原因,所在区域的危险程度,期间需要及时了解管控区域的疫情发展情况,何时可以解封、如何正确做好防护等信息。这时候没能获取正确的信息也是容易引发广大管控区内居民的猜测,进一步引发居民的恐慌。

3. 情绪缓解的需求:

 突然被管控了,大部分的居民都会产生恐慌的心理,在期间由于无法完全满足居民的需求,也会引起居民对工作人员的不满和愤怒。随着被管控的日子越来越久,居民的心情越来越烦躁不安,容易引起居民之间或居民与工作人员之间的矛盾冲突进而引发的肢体冲突等行为。巨大的心理压力会带来一系列的躯体化症状如食欲不振、失眠甚至会有抑郁等。

4. 个别化的特殊需求:

管控区内还会存在较多的个别化的特殊需求,特别是针对老人、孕妇、儿童、残障人士等特殊群体,他们可能会有就医、特殊物品需要、康复等各种各样的需求。对于身体和心理素质较强的居民也会具有丰富管控期内生活的需求。

面对管控区内居民的各种需求,社工在这过程中可以提供哪些服务,发挥了哪些专业作用呢?笔者做了一些总结:

服务内容和发挥的专业价值

1. 安顿居民,安抚情绪,成为居民的生活管理员(实际协助者的角色)

被管控区域有些是内部居住居民,同时也会有外来人员,这时候需要排查清楚。将内部人员安顿回家,外部人员需要收集相关信息,包括人数,性别,有无特殊疾病等基本信息反馈给到政府相关人员,并协商安置方案。协助居民安顿下来,并安抚居民情绪。由于管控区一般需要被封3天以上,这个过程中居民会出现各种不用的需求,社工可以通过挖掘发展的热心居民建立微信群或设立电话专线,让居民有诉可求,及时反馈居民的需求进行处理跟进,保障居民基本生活。

2. 公开并及时跟新官方信息,充当正确信息的传递员(信息传递者的角色)

社工在这个阶段可以和政府收集官方信息,征求政府同意,与现场被突然管控的居民公开发布官方信息,解释并安抚居民情绪,同时对于不确定的信息,与居民解释清楚,避免谣言的传播造成更大的恐慌。同时需要不断跟新相关信息,走访各区域居民及时传递更新的信息,向居民传达政府及工作人员所做的工作,让居民也了解到政府工作人员的努力,也让居民及时了解事情发展的进度。

3. 将管控区划分成小分块,并挖掘发展有能力的居民成为分块区域的信息联络员(社区发展者的角色)

安顿好所有居民后,将管控区划分为数个小分块,在各小分块中挖掘一些热心的有能力的居民作为志愿者协助政府及社工传递信息,收集需求,分发物资等工作。保障被管控的居民及时收到信息,反馈需求等,保障被管控居民的基本生活。同时可以协助分担工作人员超负荷的工作量,保障工作人员能持续为居民提供更好的服务。

4. 提供心理疏导服务,缓解居民心理压力,成为居民的心理辅导员(心理咨询的角色)

突然被管控了,无法出入,居民就会进行胡乱猜测,这个时期会谣言四起,会有部门居民认为自己是被政府所抛弃的,会产生集体的恐慌。这个时候社工除了向居民传递官方信息外,需要对居民进行安抚和解释,做好群体的心理疏导,同理居民的感受,告知居民有这些感觉都是正常的,同时告知居民政府和社工都会陪同广大居民,让居民知道工作人员所做的工作和努力。随着被封的日子越来越久,居民的情绪也会越来约烦躁不安,急躁不安的情绪容易产生居民间及居民与政府间的矛盾冲突。社工需要及时留意和介入处理,避免矛盾的升级,也为居民注入希望,让居民知道事情正在往好的方向发展着。

5. 开展线上社区课堂,普及防疫知识,丰富管控期间的生活(社区教育者的角色)

管控期间居民由于无法就业无法外出,会有较多居民有闲暇时间,社工可以开展线上课堂,主题可以是普及防疫知识、心理放松技巧、美食制作、电影鉴赏等主题。线上课堂的开展一方面可以普及正确防疫知识,传递正确信息,起到社区教育的作用外,还可以转移居民注意力,避免过度关注疫情外引发焦虑或躯体化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