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正文

基础社会治理中志愿服务的赋能层次

中国社会工作

万鸯鸯

我国志愿服务着眼于样众最急需、最紧迫、最现实的民生问题,重视遍布城乡基层社区样众广泛参与的互助性活动",具有丰富治理资源、點合社会交往和鼓励基层民主的积极功能,已经成为推动我国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发展的有生力量。志愿服务扎根于民、来源于民、服务于民,以满足居民的需求为出发点,通过动员和整合社会多元资源,在动机、结构和组织力上充实基层社会治理所必需的社会资本,并从物质与意识两个方面推进,注重意识观念和情感力量的双重支撑,为基层社会治理中不同治理主体赋权和增能。

第一,从被动到主动:成为多元治理主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国的国家性质和文化传统决定了政府在社会治理中处于主导地位、承担主要责任。然而,伴随着层出不穷的社会问题,党和政府有限的力量与扩大的问题与需求之间的结构性沖突产生,促使党政部门呼唤多元主体共担责任。多元主体之间的利益冲突是社会矛盾的根源所在,而国家现代化建设的一个重要问题是实现国家利益与社会利益的互赖。也就是说,一个国家在走向现代化的过程中,社会利益是否得到了充分的考虑与满足是衡量其是否完成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志愿服务凭借自身独有的民需本能、强烈的责任意识丰富的服务经验,促使居民从原有被动行政动员向现在积极主动参与社会治理转变。一方面,志愿服务组织基于社区历史背景、场地环境、居民需求的特定条件,设计包括发展社区历史文化、服务居民日常生活、解决社区重点问题、创造居民社区參与的系列服务项目,及时回应居民的公共服务需求。另一方面,志愿服务的本位精神使共能够在服务开展过程中把握居民真实的生存状态和社会诉求,有利于增强公共服务供给和居民需求之间的匹配度。志愿服务组织有意识地将经济发展、文化教育、公共卫生、社区事务等热点议题融人服务之中,以此成为多元治理主体的重要一元。

第二,从减负到搭桥:促进居委会主体赋能。

社区建设的目标在于立足地域性和社会性这两个社区的本质特性,通过硬件和软件的协同建设来促成和改善人类生活共同体“。居委会作为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承担着管理社区事务、提供生产生活服务和实现社区有序管理的任务。但现实情况是,大多数居委会成为上级行政机关的下设部门,为数不多的工作人员需要完成调査报表、检査考核、台账整理等多项繁琐的任务,这严重挤压了组织社区居民服务的时间和空间。由此,志愿服务可以发掘和整合社区环境中的各项资源,为组织发展创造更多机会,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最终实现社区共同体的建设。这也就是增能理论所强调的改变阻碍个体、组织权能发挥的外部资源环境,从而实现为为两个方面:一是减轻居委会的日常工作压力。一方面,志愿服务面向全体社区居民开展多种形式和多元内容的服务活动,满足社区居民不同层次的需求,分担村(居)委会工作人员提供社区服务的压力;另一方面,志愿者多为社区居民,志愿服务又是第三方力量,可以站在相对公平客观的角度看待问题,对于化解社区矛盾和冲突、畅通民情民意沟通渠道具有独特作用,这分担了居委会维护社区安全的压力。二是协助推进社区治理主体的多元化。仅仅依靠居委会一个主体,社区治理将无从谈起。搭建以居委会为主导,共建单位、社会组织、辖区企业、社区居民的多主体治理格局,是提高治理效能的关键一步志愿服务以其自愿性、公益性、无偿性和组织性的特征,通过志愿服务平台的搭建,吸引来自前述主体中不同职业和经历的人们参与其中,发挥他们各自的专业力量和优势资源,实现社区发展的共建共治共享局面。

第三,从服务到培力:促进社区居民主体赋能。

一个成熟的公民社会是基层社会治理顺利推进和取得成效的保证,培育具有责任意识、参与意识、自由精神和平等观念的现代公民品格尤为必要。首先,志愿服务立足于提高居民公共生活的服务质量,引导和吸引居民自发地参与公共生活。如各类文体娱乐类、知识宣传类、公共服务类志愿服务组织的培育,极大地促进居民参与。其次,志愿服务在服务过程中培养了居民自身能力。一方面,从行动阶段来看,志愿服务遵循从意识增强、态度改变、行为影响到能力提升的递进式发展,志愿服务活动基调的接地气以及服务内容的特征,能够促使居民个人层面的努力被感知,使其产生价值感、胜任力、个人决定及影响力,从而产生内在激励,因此,社区积极分子和精英群体逐渐显现并被挖掘。另一方面,增加居民参与机会。志愿服务利用文化礼堂、讲习廊亭、农家书屋、妇女之家等现有阵地资源,拓展健身小广场、社区小公园、农家小院等小场所,充分尊重居民的主体性和能动性,因地制宜开展社区教育、理论学习、议题讨论等活动,尽可能地为每位提供平等的参与机会,使使民开阔个人视野,改变思维模式,推动居民的民主自治意识和能力有效增强,引导居民将关注焦点从私人领域扩大至公共领域,培养居民参与社区公共事务的自觉精神 和主动意识,促进居民自我效能感和社区归属感的内化。如此,在社会意义上逐渐提高社会不同个体之间的黏合度,完善了基层禛支治理必备的韧性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