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正文

反思“惊讶”背后的不专业

中国社会工作

张子霄

时光流转,岁月更迭,转眼间我从事社会救助社会工作已有两年。其间,我接触到了形形色色的困难群众,运用社会工作专业知识技巧为之提供服务,在服务过程中,也收获了成长。换言之,在帮助服务对象改变和成长的同时,我自身的专业服务能力也得以锻炼提升。

犹记得,夏日炎炎之际,小天以“成年”孤儿的身份正式成为我的服务对象。他自幼生活在儿童福利院,右手右足先天畸形,言语能力也存在障碍,这也为我具体服务的开展带来不小的挑战。为了能为他提供更恰当的服务,我在生态系统理论的指导下,不断走访福利院、査阅资料,最后确定了提高其独立生活能力、促进其融人的服务目标。

“我害怕做饭,万一爆炸了怎么办”“菜价太贵,我买不起”……在与小天的交谈中,他很认真地告诉我。我当时内心十分讶异于他的夸张,但我努力调整自己的心态,告诉自己,专业社工需要具备接纳的能力。

于是,我聚焦于澄清“害怕”背后的真实缘由,原来是小天对现代电器的认识有所欠缺,我和同事便耐心为其解释电器的工作原理与安全性。最终,他愿意在我们的陪伴下尝试下厨。令人欣喜的是,他的厨艺进步迅速,每毎看见他在朋友圈分享自己的下厨日常,我都由衷地为他感到开心。

小天还担心菜价过高的问题,一开始,我也很困惑,因为小天的低保金和残疾人生活补贴应该可以负担日常的时蔬购买。通过后来的沟通了解,我才恍然大悟,原来小天从郊区搬到核心城区后带给他很多“冲击”,他的伙伴走出福利院可以找到工作,而他却只能依靠每月的低保金和残疾人生活补贴维持生计,这样的落差也使得他对攒钱有着强烈的欲望,因此他十分节俭。

这两次不专业的“惊讶”情绪在一定程度上暴露出我的很多问题。我总是习惯性地以自身的视角去评判服务对象的言行,而这对社工来说,是提供专业服务的大忌。因为我对小天的实际情况了解得不够充分,所以在一开始,我难以理解他对菜价的判断。基于此,我在反思录上写下“对服务对象的综合评估要更加全面,不能仅仅是‘头疼医头、脚疼医脚’,制订服务计划一定要更加系统与周全”。当然,反思后是成长,经此一事,我认识到,社会工作者要警惕“专业壁垒”,我们总觉得自己是专业的代名词,认为自身提供的服务足够周全,而忽略了社会工作者并非一开始就经验满满,能自如地解决所有问题。这种盲目的专业自信可能会导致我们在提供服务的过程中,一遇到与自身认知相悖的情况,下意识就是惊讶、疑惑,而非专业地去仔细分析服务对象的困境根源。

除了小天,在为其他服务对象开展服务的过程中,同样有很多地方体现了我们社工与服务对象的共同成长。例如,社工面向社会救助对象开展工作时,因为服务对象的多样性、救助类型的复杂性,所以社工在遵循助人自助理念开展服务的同时,也会促进社工对政策和专业知识的深人学习。我们在评估困难群众需求时,会发现政策之间时有交叉,包括有些政策不能够同时享受,需要困难群众作出选择,因此在了解困难群众的信息和需求时,社工应査阅相关政策,确保准确性。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在日常工作中加强政策内容学习、制作政策工具包,在帮助困难群众的同时,也促使我们进行工作反思与总结。

社会工作介人社会救助后,逐步推动社会救助从单一的物质救助迈向社会服务。两年来接触过的许多困难群众,其中一部分也成为我的服务对象,为他们提供服务、见证他们的改变让我体会到走进服务对象现实处境和推动助人自助的重要性。作为困难群众的同行者,我将继续秉持初心,怀揣对专业的热爱与对未来的憧憬,与服务对象共同成长。
(作者单位:北京中青社会工作发展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