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家庭和社会紧密联系。近40年来,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社会的变化带动了家庭的变化,而家庭的变化又对个体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反之亦然,个体的变化深刻地影响了家庭,而家庭的变化又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的变化。这其中,家庭既是影响者,也是被影响者,是联结个体与社会的重要力量。无论如何,我们都不能忽视家庭在促进个体成长与社会进步中的重要作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要强化家庭教育支持服务、促进家庭服务多元化发展。《“十四五”民政事业发展规划》“全方位加强基本社会服务”章节,同样提出强化婚姻家庭辅导教育,健全未成年人保护体系、强化未成年人监护能力建设,加强困境儿童保障和留守儿童、留守妇女关爱等的要求。在此背景下,从家庭的建立,到家庭的维持,再到家庭的发展,如何回应家庭面对的挑战,协助家庭实现其功能是当下社会工作的重要使命与服务方向。
在社区中服务家庭
儿童在学校,父母在单位,而家庭在社区。社区构成了与家庭联结最紧密的自然社会环境,进人社区,进而进人家庭。协助家庭最合适的地点在社区,在服务对象的家里。在社区服务家庭有独特的优势:一是可以迅速介人,及时回应家庭成员的需要;二是可以为不同类型的服务对象提供服务,特别是那些失能者和弱势者;三是在住所与家庭成员会面是了解家庭互动、家庭关系的最优途径;四是可以减少服务中个案流失或失约的情况;五是所有的家庭成员都可以也乐于参与。
对于家庭社会工作来说,所有家庭成员的参与是介人成功的关键。倘若要让家庭成员在同一时间到一个不太方便的地点,事实上降低了全家人都参与的可能性。而对那些孤立、贫穷、信息不足、身体状况不好、抗拒接受帮助或对服务有所怀疑的家庭,社区里的服务也特别有利于与他们保持联系,建立起专业关系。现代家庭被期待在自家范围内自力更生,久而久之,形成了僵化的封闭系统,使家庭孤立于社群之外,也孤立于获得幸福和抗逆力的关系资源之外,并因此失去了弹性和多元性,“在社区的服务可以将家庭与社区联结,帮助家庭拓展社会支持网络,协助家庭参与到有意义的社会生活中以维持自身的健康发展。所以,我们主张回到社区,在社区服务家庭,打通“最后一公里”,提高家庭社会工作服务的可及性。
以家庭整体为对象的整合性服务
回到了社区,那么接下来如何在社区中服务家庭?显然,传统的低水平、广覆盖的救助式服务,仅仅针对问题的调解式服务,以及以帮助个人为主的碎片化服务已经很难适应现代家庭的需要。家庭是一个系统。一个问题看似是个人问题,却存在于家庭关系之中,例如表面看似是孩子不愿上学的问题,背后隐藏的却是夫妻关系问题。针对这些问题,仅对个体介人显然不利于问题的解决,家庭会陷人持续的困境之中,而个人的成长又反复被家庭的负性力量消解,最终也难逃困境。家庭是一个不断发展的系统,每个阶段都有自己的发展任务,有些问题存在于此时,却是前家庭生命周期问题的累积,只专注于该阶段的介人,会有明显的滞后感,问题被持续累积,解决起来困难重重。此外,家庭也是一个不断与外界互动的系统。现代社会家庭与社会的联结越来越紧密,社会因素以及家庭问题形成背后的社会结构性因素对家庭的影响也越来越明显。将家庭从社会中孤立出来单纯解决家庭问题,根本无法达到标本兼治。因此,家庭社会工作需要以家庭整体为服务对象提供整合性服务。
提供以家庭整体为服务对象的整合性服务,一方面既要了解家庭的理论知识,包括家庭生命周期理论、家庭发展理论、家庭压力理论、家庭社会支持理论等,又要有与家庭一起工作的专业技术,包括家庭评估、家庭沟通、家庭教育、家庭辅导、家庭治疗等技术,服务的专业性决定了专业的事要由专业的人来做;另一方面,提供以家庭整体为服务对象的整合性服务,既要有儿童保护、性别平等、家庭照护、就业促进等不同领域服务的整合,又需要有婚前辅导、婚姻辅导、家庭治疗、离婚冷静期干预、再婚家庭辅导等不同发展阶段服务的整合。因此,不同类型专业服务机构下沉社区,或者街镇层面建立社工站提供家庭服务就显得很重要。应该注意的是,这些机构之间有服务类别和服务深度的差异,一定要建立横向的联系机制,在介人时相互协调,通过整合与转介,形成可及的服务网络,以回应家庭不同类别、不同层次的需要。
在专业评估基础上提供服务
如何能真正回应家庭不同类别、不同层次的需要?家庭社会工作开展服务的基础是什么?是评估。个人一家庭一社会因素相互作用发酵于家庭方寸之间,尤其是目前社会剧烈变迁,传统与现代、个体需求与家庭整体发展之间矛盾突显,导致家庭问题存在复杂性和隐蔽性,以及家庭需求的多元性。如果要提供整合性家庭服务,涉及的面比较广,需要服务的类型多,必须以准确的评估为基础。无论是项目要服务的家庭,还是自主寻求帮助的家庭,评估都是必要的,原因有四其一,根据评估标识家庭风险。对家庭进行多阶段评估,标识出中高风险家庭,建立家庭档案,持续跟进,家庭社会工作将聚焦、优先服务于这些中高风险家庭;其二,根据评估将解决问题的对策系统化,并适时调整介人的具体路径和方法,令整合性服务更加顺畅,少走弯路,也减少社会资源的浪费;其三,根据评估确定服务的成效,完善服务过程,为后续服务提供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提高服务的效率;其四,根据评估了解社区家庭的需求,并据此设计相应的服务项目以提升整个社区家庭的福祉,预防家庭问题的产生。
评估包括通过家谱图的评估,涉及家庭成员之间以及世代间的结构与关系,也包括通过家庭社会关系图的评估,涉及家庭与外在环境之间的互动,还包括通过家庭资源图的评估,涉及家庭内外可被利用的资源状况。在评估家庭功能和弹性时,必须考虑社会政治、经济因素的影响,并了解人的情绪以及人际关系问题会依赖且受制于社会的强大力量。评估是后期干预的基础,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目前,在全国范围内建设的社工站,家庭服务是其基础,如果社工站的家庭社会工作者可以完成这样的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制定出系统的介人策略,那么就会形成以社工站为基点的服务网络。社工站承担协调功能,以点连线,整合其他资源,既可以防止服务的碎片化,又可以预防服务的低水平重复,最终将提高整个服务的效益和效率。
以赋能为本的家庭服务
在评估的基础上,怎样的服务是被现代家庭所期待的?家庭是一个私域场所,现代家庭常常并不希望被外在力量过多地打扰,社会服务也一定要注意其干预的适当性,避免因其服务降低家庭的功能。因此,促成家庭自主的赋能服务是被现代家庭期待的。
现代家庭社会工作秉承的是一种宽广而包容的理念,希望服务是在家庭的限制中找出力量与优势,而不是仅仅专注于家庭的问题与缺陷。有效的家庭社会工作服务,不仅取决于技术,还取决于社会工作者挖掘和运用家庭资源的能力。家庭的无力感常常来自家庭与外在环境互动过程中形成的负面经验,而环境中确实存在直接和间接的障碍,如何协助家庭和环境积极互动,通过环境资源和机会的运用,帮助家庭获得更大的对生活的掌控能力是服务的关键。社会工作者与家庭形成的是一种合作型伙伴关系,社会工作帮助家庭认识到自己有能力去影响和解决问题,并在尝试的过程中获得解决问题的经验,进而协助其巩固这种经验,并将其推广到未来家庭问题的解决中。这种赋能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长期的陪伴。另外,家庭社会工作者一定要记得,家庭本身是有资源的,尤其是在中国文化下,家庭成员之间紧密的联系和相互支持,以及越处逆境越显韧性就是难得的资源。社区也是有资源的,家庭与家庭之间的守望相助是中国社区文化的重要特征,如何在赋能家庭的过程中善用这些资源,且如何协助家庭在剧烈的社会变迁中保有这些资源,并体验这些资源在问题解决过程中的重要意义是家庭社会工作需要考量的另一关键点。
回到社区,赋能家庭,在家庭日常生活中不露痕迹地介人,将危机干预与预性、发展性目标有机地结合。家庭社会工作不是一个孤立的领域,而是与其他社会政策、社会服务有机结合的整体。应对家庭面临的挑战,增进个人和家庭福祉,达到提高生育率、活跃劳动力市场、弥补劳动力不足、缓解贫困等社会目标,任重而道远。